个人信息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员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Email: bhan@cemps.ac.cn
个人网页: http://www.ncgr.ac.cn

研究方向

水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韩斌

个人简介

1981.09--1985.07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学生
1985.07--1988.09  广西农学院农业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09--1989.02  广西农学院分子遗传室助教
1989.02--1992.10  英国John Innes Center Sainsbury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1992.10--1998.10  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系博士后
1998.10--2002.07  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
2002.07--2011.12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副所长
                             (其间:2008.06--2011.12 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
2011.12--2014.06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长
2014.06--2019.10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长、植生生态所所长
                             (2013.08--2015.02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纪委书记)
2019.10--至今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
已在国内外以责任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Nature,Genome Research,Plant Cell等国际重要刊物)。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研究工作

主要开展水稻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1)以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解读基因组所包含的遗传信息;(2)基因表达谱分析,特别是水稻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生物芯片等分析方法;(3)鉴定水稻不同亚种间DNA序列异同与基因功能和进化的关系。

主要成果

比较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
通过对籼、粳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系统地鉴定了籼粳之间序列多态性分布和频率。这些基因组水平上的比较分析对研究两个主要栽培稻品种的进化关系和遗传分化,以及今后基因组辅助的育种试验有指导意义。随着水稻基因组精确测序的完成,基因中心建立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和水稻转基因实验室,建设了一定规模的温室和试验田,使得国家对基因组学研究的投资得以持续、高效的利用,并最大程度地支撑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坚持高通量研究水稻基因功能,对一万多条籼稻全长cDNA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分析。同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了转座子突变可能对水稻基因功能分化产生的影响。结合基因家族的比较分析和表达组、转基因、过表达等功能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在水稻抗热,抗旱和抗盐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促进水稻基因组研究与生理、发育、进化等学科以及农业应用的交叉,从而随着现代生物学快速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深入。
建立以第二代测序仪为基础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
最近,新一代DNA测序方法的诞生标志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为大规模发现和利用水稻遗传资源开辟了有效的新途径。基因中心及时利用高通量分析新技术,率先开发了高通量基因型鉴定的方法。这种新方法集低时耗、高性价比、高密度和高精度等众多优点于一身。采用这一方法完成了一组籼、粳稻重组自交系的基因型鉴定,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相比,新方法快20倍,在精度上提高了35倍。分析这种高分辨的遗传重组图谱直接将控制株高的著名“绿色革命”基因精确定位到了100kb的范围内。
刚刚启动的研究课题定位于完成对数百个代表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栽培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再测序。迅速、大量地鉴定覆盖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全面深入掌握我国水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基于这一研究系统,全国水稻研究者可以对重要农业性状进行关联作图分析,并大规模、高效地定位、克隆控制各种重要性状的基因,探索基因组辅助的分子育种手段。其方法可以推广到对其它作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同时尝试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技术还包括表达组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目前已经启动了对水稻籼、粳两个亚种主要品种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及功能研究;另外,还将开展对其它植物(能源植物)的高通量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和研究,从而将最初以测序为目标的基因组学发展到以测序为手段,支撑大规模、高通量研究基因的结构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阶段。不断推进和利用基因组学的思想和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遗传学、植物学和水稻生物学中基础和应用的科学问题。

    Huang X, Han B. Natural variation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in crop plants. Annu. Rev. Plant Biol. 2014; 65:4.1-4.21.

    Luo J, Liu H, Zhou T, Gu B, Huang X, Shangguan Y, Zhu J, Li Y, Zhao Y, Wang Y, Zhao Q, Wang AH, Wang ZQ, Sang T, Wang ZX, Han B. An-1 encodes a basic Helix-Loop-Helix protein that regulates awn development, grain size, and grain number in rice. Plant Cell 2013; 25:3360-3376.

    Liu X, Shangguan Y, Zhu J, Lu Y, Han B. The rice OsLTP6 gene promoter directs anther?specific expression by a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gulatory elements. Planta 2013; 238:845-857.

    Jia G, Huang X, Zhi H, Zhao Y, Zhao Q, Li W, Chai Y, Yang L, Liu K, Lu H, Zhu C, Lu Y, Zhou C, Fan D, Weng Q, Guo Y, Huang T, Zhang L, Feng Q, Hao H, Liu H, Lu P, Zhang N, Li Y, Guo E, Wang S, Wang S, Liu J, Zhang W, Chen G, Zhang B, Li W, Wang Y, Li H, Zhao B, Li J, Diao X, Han B. A haplotype map of genomic variations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of agronomic traits in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Nature Genet. 2013; 45: 957-961.

    Han B, Huang X. Sequencing-base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rice. Curr Opin Plant Biol. 2013; 16: 133-138.

    Peng ZH,Lu Y,Li Y,Zhao Q,Feng Q,Gao ZM,Lu HY,Hu T,Yao N,Liu KY,Li Y,Fan DL,Guo GL,Li WJ,Lu YQ,Weng QJ,Zhou CC, Zhang L,Huang T,Zhao Y,Zhu CR,Liu X,Yang XW,Wang T,Miao k,Zhuang ZY,Cao XL,Tang WL,Li GS,Liu YL,Chen J,Liu ZJ,Yuan LC,Liu ZH,Huang XH,Lu TT,Fei BH,Ning ZM,Han B,Jiang ZH. The draft genome of the fast-growing non-timber forest species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Nature Genet. 2013; 45: 456-461.

    Huang X, Lu T, Han B. Resequencing rice genomes: an emerging new era of rice genomics. Trends Genet. 2013; 29: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