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5年有2项研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里究竟有怎样的“基础研究土壤”

论文数量不作为考核指标

年仅36岁的辛秀芳,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最年轻的研究组长。今年3月,她带领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为植物育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候选靶点。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作为以基础研究为底色的植物科学研究高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最近5年在国际三大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发表研究性论文12篇,可谓成果斐然。其中,“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创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研究分别入选2016年度和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如何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里有何不一样的“科研土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论文数量不作为考核指标,让科学家做最喜欢的事情】

覃重军研究员平日里喜欢边散步边思考,2013年的一天,他散步后回到办公室写下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叩问:能否把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人工减少到1条?在这之前,他甚至从未发表过关于酿酒酵母的文章,完全是一个“外行”。所幸的是,这个看上去有些“疯狂”的课题,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挠。

“我们鼓励自由探索,让科学家做他们最喜欢的事情。”中科院院士、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主任韩斌介绍,基础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而兴趣是科学家能够“十年磨一剑”的最大内驱力,要呵护这样的自由探索。

正是在这样的宽松氛围中,覃重军不知疲倦地进行了探究,2000多页A4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科学思考和实验设计。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简约化生命——仅含单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

早在1888年,科学家就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可以将氮气转化成植物需要的氮素营养,但个中原理却一直困扰着人们。经过8年科研攻关,王二涛研究团队回答了这一百余年来的科学问题。“分子植物卓越中心5年一次的评估周期,给了我很大的自主度,我不用为了考核急吼吼地去发论文,而是可以静下心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王二涛研究员说。

在一些单位,论文数量被奉为考核“指挥棒”,而在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论文数量其实并不作为考核指标,就算在国际三大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也不会有额外的奖励。“做基础研究不评估不行,但有的冷门领域本就不容易发论文,我们更注重的是看人的精神状态,是否全情投入,是否勤于思考,是否关心学生。”韩斌说。

【突破“天花板”,为年轻人提供适合生长的科研“土壤”】

“我们中心这么多研究组,就数我欠账最多。”覃重军不止一次提及,就算科研经费出现“赤字”,他也没中断研究去“跑经费”,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最多的时候一年借给他300多万。“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这里非常适合做科学研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不仅对重要科学问题给予科研经费倾斜,对于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支持同样“大手笔”。这一群体目前在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占比40%,他们正是处于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

尽管是最年轻的研究组长,辛秀芳入职时就获得了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的稳定经费支持。韩斌表示,支持力度突破了“天花板”。

对此,辛秀芳特别感慨:“作为一个刚起步的研究组,不可能立即出成果,因此很难申请到项目。如果经费不足,有些实验想做也做不了。幸亏有了这笔稳定的科研经费,我才能心无旁骛地做研究。”

植物生长本身有一个周期,一般在分子植物领域5年能产出一篇高质量论文就算快的了,辛秀芳仅仅用了3年多时间,就解答了植物两大免疫系统关系的重要科学问题。

作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33岁的邵洋洋曾犹豫是否需要为了一顶“海归”的“帽子”前往国外做博士后,还请导师覃重军写了推荐信,但她最终留在了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这里不仅破格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还推荐她申报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后获得立项资助。

其实,在邵洋洋的“破格”之前,海外经历就不是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看重的“加分项”。“就算是人才‘帽子’,只管一时不管一世,我们更看重的是能力。对于有科研潜力的年轻人,我们愿意投入,为他们提供适合生长的科研‘土壤’。”韩斌介绍。

【瞄准科技前沿,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子植物学科“生长点”】

2019年2月,韩斌收到一封“毛遂自荐”的邮件,仔细一看坐不住了,立即回信邀其见面。发件人凌祺桦在牛津大学做了10年博士后研究,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在随后的应聘答辩中,13位国内外专家组成员无一例外给出了“优秀”的评价。

“这里的科研水平堪称国际一流,还有着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凌祺桦告诉记者,这里的办事效率比想象中还要高,在他到岗之前,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就为他配了一个助手,从购买设备到招募学生,他都没有怎么操心,回国第一天就无缝衔接开展工作。后来改建实验室,也是按天推进,这无疑体现了国内对引进人才的重视。

“植物学有个概念叫生长点,即细胞分裂最旺盛的分生组织。我们想要打造的正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子植物学科‘生长点’。”韩斌说,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不仅要让更多的“凌祺桦们”纷至沓来,还要吸引更多的外籍科研人员,进行多元化思维碰撞,激发灵感。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现有7位外籍科学家,来自美国、加拿大、希腊、韩国和日本等,平均年龄不到40岁。

韩国籍研究员赵政男来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前,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他坦言是“慕名而来”,研究水稻基因的韩斌院士、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领军人物朱健康研究员等,都是他仰慕的科学家。2018年8月,《自然》发表了覃重军研究团队“创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重大成果。当时,赵政男还在英国剑桥大学,周围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一新闻,他兴奋地告诉同事,这正是他要去上海工作的研究机构!

就在不久前,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西班牙籍研究员罗莎?洛萨诺?杜兰,为了离西班牙的家近一些,前往德国一家知名研究所工作。她很感激在上海工作6年的这段经历,去年8月,罗莎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论文,揭示了一条连接细胞膜和叶绿体的重要信号传递途径。这一研究为她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罗莎身上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也能向国外输送人才。”韩斌说,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子植物学科“生长点”,就要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创造教科书上没有的新知识。从2015年起,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每年都会举办战略研讨会,所有研究组长悉数出席,会议中不允许带电脑,每人都要轮流发言。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现在他们都非常乐意参加这个半休闲半学术讨论会,共同探讨未来植物学领域可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文章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353047.htm?t=1616807354742